13925013474
移动推广,广告投放蓝海渠道,抢占移动互联网无限商机

从神马搜索到阿里上市 马云到底想要干什么?

2015-07-18 来源:   阅读:685次

马云 神马搜索 阿里巴巴 阿里IPO

笔者注:不疯魔不成活,这句话往往形容那些处事怪异,最后却走向成功的人。而就目前来看全球绝大多数成功的名流,都属于这种偏执型的人。乔布斯、扎克伯格、马云等,莫不如此。而近来,在国内互联网领域,最引人注意的无疑就是马云及阿里巴巴。虽然马云已经在明面上隐居幕后,但在阿里巴巴上市的关键时刻,他依然为阿里定下了“增肥”的路子。

事实上,阿里巴巴“增肥”的路子早就已经可以看出端倪。在上市消息传出以前,投资新浪微博、收购高德、战略投资UC、在移动端布局“来往”……一系列扩张的手段让业界瞠目结舌。而在上市消息传出以后,阿里巴巴“增肥”的手段更加激烈。大手笔的动作不断,让整个业界为之震动。

诚然,阿里的诸多大动作让其在迈向国内互联网霸主之路上更近了一步,也为自己的高市值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上市只是阿里腾飞的第一步,如此大规模的扩张真的只是为了上市而造势吗?马云到底想要干什么?如今阿里已经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申请,阿里的目的是否已经达到?此外,小马哥你也应该考虑到,在吃胖之后小心“消化不良”,会留下诸多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和后遗症。

神马搜索为最后一块敲门砖 阿里为上市猛“增肥”

阿里巴巴为上市可谓倾尽了几乎所有能够动用的资源、人脉,使用了花样繁多的手段。而其中,阿里最大的依靠除了自身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霸主地位以外,就是通过大手笔的收购、投资来扩展自身生态系统,不断“增肥”,将触角延伸到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如此一来,不仅让自己在账面上显得颇为好看,也能为全球投资界讲述一个完美故事。

阿里为“增肥”已经达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通过几个收购事宜就可见一斑。在去年4月底,阿里就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以5.86亿美元收购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18% 股份。这意味着阿里和国内最大的微博平台共同联手,凭借自己在大数据方面的优势以及新浪微博的传播效应,进一步扩大自己在网购领域的影响力。

同样是在去年4月中旬,阿里以2.94亿美元战略投资高德,并在9个月之后宣布将以11亿美元现金收购高德公司72%股份。这意味着,高德将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此次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旗下的淘点点、淘宝本地生活等服务平台与高德地图和导航应用的整合加速,而这些业务正是此前阿里布局O2O的重点。通过收购高德,阿里强化了自己在O2O市场的影响力。

今年4月28日,优酷土豆与阿里集团宣布建立战略投资与合作伙伴关系,阿里和云锋基金以12.2亿美元购得优酷土豆A股普通股721120860股,阿里持股比例为16.5%,云锋基金持股比例为2%。要知道,在BAT三巨头中,腾讯有自家的腾讯视频,百度有爱奇艺和PPS,唯独阿里巴巴还没有自己的视频入口。此次成功入股优酷,阿里在数字娱乐生态系统方面终于补齐了“入口”一端。更重要的是,这让阿里巴巴的上市故事更具“可读性”。

自3月份以一则两行字的简单声明开启赴美上市之旅以来,在1个多月时间中,阿里先后以62亿港元控股文化中国、参与佰程旅行网2000万美元B轮融资、2.15亿美元投资美国移动社交软件Tango、53.7亿元港元入股银泰、65.4亿元入股华数……投资脚步之频繁,数额之巨大,让业界为之震惊。

最后的收尾自然也要玩得漂亮,阿里并不是直接投资,而是在一个重要领域开辟了战场——4月28日,在投资优酷土豆的当天,阿里和UC联合推出神马搜索,剑锋直指独占鳌头的百度。而且神马搜索注重移动搜索,而这还是百度搜索尚未形成统治地位的领域。马云一直觊觎移动搜索市场,从早年引入雅虎,后来推一搜,再到阿里云搜索等策略就能看出阿里对搜索市场一直未放弃。如今神马搜索的推出,算是圆了马云的一个梦,也让移动搜索领域的竞争更为激烈。

从神马搜索往前追溯,阿里已经几乎在互联网的各个领域都烙印上了自己的标签。从整个阿里的投资布局来看,已经覆盖到网购、物流、终端制造、团购、O2O、移动社交、视频、搜索等互联网的各个方面。以“全制霸”姿态去迎接到来的上市,必将进一步拉升阿里的整体估值。

 

提交IPO申请 阿里开启上市之旅

5月7日,一场旷日持久的等待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阿里巴巴在美国当地时间周二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IPO)招股说明书。让投资者得以更清楚地了解公司规模和成长情况,而且或将成就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科技企业上市案。文件显示,阿里巴巴计划从此次公开募股中筹集10亿美元资金。这一融资规模远未达到此前业界盛传的150亿到200亿美元的预期。也就是说,这一次公开募股并没有像此前外界所预测的那样成为美国资本市场最大规模的IPO。

不过业界和投资者也不用惊慌,据华尔街分析师指出,10亿美元只是名义上的数字,阿里最终的融资很可能超过2012年上市的Facebook首次公开募股的160亿美元的规模,预计筹资额在150-200亿美元。据预测,阿里巴巴可能得到超过1500亿美元的估值。也有分析人士大胆预测,阿里巴巴最大估计市值可能高达2500亿美元。预计在上市后,阿里巴巴将成为全球价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该公司还将成为最有价值的中国上市公司之一。

在经过不断地“增肥”之后,阿里终于圆满地达成了阶段性的目标——上市。可以预见的是,阿里上市的融资绝对不止10亿美元,毕竟它在国内互联网行业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甚至已经辐射至全球市场。阿里的“增肥”计划,已经初见成效。

马云的小九九:上市不是目的

对于阿里的上市之路,马云虽然看似隐居在幕后,但却依然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身份成为最强有力的掌控者,他对阿里的影响之深远清楚地反应在通向上市的崎岖道路上。对于马云来说,之前阿里一系列的“增肥”措施,都只是上市必要的手段,是为迎合投资者们必须要做出的一种“大而全”的姿态。而阿里真正的未来,还是在上市之后。

在阿里上市的消息公布之后,马云在阿里内部发了一封邮件,他强调“上市从来就不是我们的目标,它是我们实现自己使命的一个重要策略和手段,是前行的加油站。但阿里人要清醒的认识到资本市场巨大利益诱惑背后有着无比巨大的无情和压力。只有很少数的杰出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持久驰骋。阿里巴巴这次在国际资本市场必将会因为规模,期待值,国界意识,文化冲突,区域政经……遭遇空前绝后的挑战和压力。”可见,在马云心中,既然通过“增肥”的手段达成了上市的目的,那接下来,如何整合各种资源,并最终达到前行的目的,才是重中之重。

甚至可以换句话说,马云把上市当做“新机会、新挑战、新征程”,将上市当做磨砺阿里的磨刀石,让阿里这个庞然巨物能够借此契机更好地焕发“第二春”。或许,这就是小马哥心中的“小九九”,单纯而又老道。

隐忧不断,阿里“增肥”上市后或将留下后遗症

不过,阿里靠“增肥”来上市,自然是有利也有弊。好的地方是能够凭借自己全面的形象获得更高的估计,弊处在于上市之后,公司的动作要看资本市场的脸色,整合这些“外来脂肪”很有可能会受到资本市场的掣肘。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伤筋动骨”,股价直跌。

比如在巨资投资新浪微博以后,阿里仅仅是将其当做商品的展示台,完全没有像人们设想的那样迸发出1+1>2的能量。再加上新浪微博的影响力可谓江河日下,此笔投资更是有“打水漂”的嫌疑。如果在上市以前,阿里自然无所谓,反正就是将新浪微博当做一块“试验田”。但在上市以后,如果新浪微博依然没在阿里生态系统中有突出表现,恐怕会难以对投资者交代。减少新浪微博的持股甚至完全放弃,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全资收购高德,的确为阿里打通了O2O市场的关键一步。但也仅仅是解决了第一步,即地图数据资源。要想在O2O市场真正有所作为,必须拥有海量的商户信息、已经形成的忠实用户和线下渠道等。这种密集型的工作是需要通过前期的资源积累,而对阿里依靠自身人力推动少数城市尚可以维持,但要想覆盖所有地区,显然力不从心。收购了高德,却没有带来实际利益,在上市之后,这样不盈利的项目怎么会继续存在下去?

至于投资优酷土豆、和UC合作推出神马搜索、控股文化中国、入股银泰……这种种“增肥”之举,看似美好,却只是对上市时有着“提鲜”作用,真正的考验还是在上市之后。如果阿里不能将如此丰富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任由它们单兵作战,或许只能让这庞然巨物轰然倒塌,最后依然只是凭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霸主地位苦苦支撑。(科技新发现康斯坦丁/文)